彭博社18日称个人投资者不是唯一把现金投入A股的一方。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名专业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他们中有5人表示计划本季度增加人民币计价的A股持有量,另有4人称将保持原有数量,只有2人说要减少他们的份额。
日本“zuu online”网站19日刊登介绍中国股市魅力、购买及交易方法的长篇文章。文章称,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至现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倍,今后还将持续发展的中国,股市当然热门。中国有很多正在迅速成长的企业,回报率是日本企业的2倍。中国股市将成为与纽约股市并列左右世界经济的市场。
沪港通的成功也刺激着海外市场与中国股市“连通”的愿望。新加坡《海峡时报》18日称,沪港通低调推出只有5个月,内地投资者购买兴趣的激增推动港股交易额达到创纪录的高水平,推动恒指走高近10%。香港交易所成为内地牛市运转的最大受益者,过去两周来它的市场价值大幅上涨51%,是新加坡交易所市场价值的6.4倍。新加坡期待能成为中国伸向全球股票市场的下一站。澳大利亚证券分析人士斯坦纳表示,新加坡与中国股市连通在未来12个月—18个月内实现将是可能的。
李大霄对《环球时报》说,外国投资者大举进入中国股市,是看到A股发展的潜力和苗头,看到A股在和国际接轨过程中产生的机会。他说,这一轮外国资本能在中国股市待多长时间还不好说,但相对而言投资期限应比国内散户时间会稍长一点。
【环球时报驻日本、德国、加拿大特约记者 文玉 青木 陶短房 环球时报记者 杨沙沙 候涛】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