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发展、稳增长,广元市将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创新实施“三百工程”,即“百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程”、“百家十亿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程”、“百个重点项目金融支持工程”。以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为引导、银行与企业签订扶持培育意向协议、创新信贷产品和融资模式等多种途径破解当地企业资金瓶颈。帆舟食品公司就是“三百工程”的受益企业之一。
“我们做农产品加工的,一到收获的季节就得把全年的原材料都备齐,就怕流动资金不足,该储备时拿不出钱来。”王学贵说,针对公司的这一特性,2014年9月,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给予其流动资金额度授信1000万元,期限3年,一次授信、循环使用,3年内可随借随还。“比如我今天账上赚回了100万元,就可以先还100万元,明天急需200万元,就再借200万元,及时还款能省下不少利息,随时借钱保证资金链不断。”
广元市申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映华最近几天同样忙得不可开交,“前几天3家欧洲客户找上门来签合同,我都只敢签一家,生产实在忙不过来。”
申达实业是一家以动物原肠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的肠衣、肝素钠等产品除了在国内销售,也有很大一部分出口欧洲。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厂里的“高端”产品肝素钠价格从前年的2.4万元每公斤下降到今年的8千元每公斤,资金上一下子犯了难。“想调整结构多生产一些销路更好的肠衣,生产资金又不足。”
了解申达实业的困境后,广元市利州区农村信用联社公司客户部总经理王仕凡带队主动上门,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贷款方案。“用支农再贷款给了我3000万元的循环贷,随借随还。”郭映华说,银行还允许企业借新还旧,“以前是还旧才能借新,现在虽说只是换了个顺序,但过桥资金的压力一下子没了,生产资金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为了支持企业发展,广元还提出金融服务要“一企一策”。2014年,申达实业在当地修建物流仓储园,“这其实是一笔资产,但修建时资金又有瓶颈。”王仕凡说,银行根据实际情况,让申达实业以土地和当时在建的房屋做抵押,贷款1500万元。“我们后期以租金还贷款,既解决眼下的问题,又盘活资产。”郭映华说。
据悉,近3年来,广元市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25.13亿元,通过再贴现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定向支持与利率优惠,惠及50余户小微企业。截至去年末,该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486.33亿元,同比增长16.98%。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38.49亿元,增长20.22%;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0.69亿元,增长29.54%,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平稳发展。 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 蒋柠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