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祥银表示,中国的展览馆室内面积已超过900万平方米,2015年国内的展览会约有9200多个,展会的毛面积大约是1200万平方米。中国是一个展览大国,但还不是展览强国。
徐惠娟也认为中国是会展大国。她认为大国和强国的差别主要在于展览会的质量和效益。中国会展业起步晚了很多年,欧洲100多年前就发展展览业了,中国会展业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会展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有市场在,中国会展业一定会变强的。
曾耀德则表示,中国到底是展览大国还是强国很难界定,因为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他认为从发展趋势来讲,未来世界会展业的前景在欧洲、亚洲和美洲。
爱新克认为,从专业化来讲,中国的展会同德国的展会一样非常专业,而从质量上来讲则存在差距。但他同时认为,未来全球最大的展览市场在中国,中国是德国展览企业的不二选择,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展览场馆,中国展览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本次论坛还讨论了展会的本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对于如何判断一个展览会的成功与否,张学山举例表示,如果是贸易类的展览会,成功的标志就是要能扩大交易量,让每个参展的供应商都有所收获,让每个参观人士看到他需要的产品。同时,展会的客户体验,与展会同期举办的交流会、论坛的质量,也对一个展会的成功与否有很大影响。
曾耀德认为,一个成功的展会能给参展各方带来积极向上的感觉,对于贸易类展会,这种氛围尤其重要,同时展会主办方给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也很重要。
爱新克表示,一个展会结束时,80%的展商定了下一届展会,这就能表明该展会是成功的。
徐惠娟认为,一个成功的展会,必须是展会参与者满意度高,服务好,行业领先企业参与程度高,展出的前沿技术多,能请到有影响力的人物到现场进行交流。
(责任编辑 :欧云海)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