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波市高级经济师协会官方网站!
宁波市高级经济师协会
会员之窗
会员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会员之窗 > 会员动态
放大小微扶贫效能 浙商银行探路“造血式”扶贫
2017-06-23 463 返回列表

    面对“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这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精准扶贫目标,商业银行金融扶贫任重道远。

  除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之外,更多股份制银行等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参与其中。而如何让扶贫不止于公益,如何实现“造血式”扶贫、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发展,是银行参与扶贫面临的挑战。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基层走访时了解到,为探索商业可持续性,部分银行选择通过支持企业间接扶贫。比如,作为股份制银行的浙商银行将扶贫的重担落到了小企业信贷中心,以帮助农户提高自身生产和经营能力。

  低利率吸引小微协助扶贫

  乐山市金口河区大杠村是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的定点扶贫点,户籍人口104户27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4人。从乐山市到金口河区开车要2个多小时,金口河再到大杠村,山高坡陡而且道路泥泞,汽车无法驶入,徒步进村大概要走上半天。在这种情况下,大杠村成了“隐逸村”,发展滞后,走出去的年轻一代不愿回来,留下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

  自2016年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对大杠村定点扶贫开始,该分行总助以上干部与农户“一对一”结对子,同时浙商银行分行行长黄强带队,逐户走访慰问村里的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送去米、面、食用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并向对口联系人都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生产生活、子女读书和就业等,并记下联系方式,设法帮助解决困难。

  这是很多商业银行扶贫的缩影。然而扶贫不能止于公益性扶贫,而是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这也是浙商银行成都分行一直思考的方向。

  2016年4月,银监会下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入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提到,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要在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推进各类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的均等化配置,履行扶贫开发社会责任,突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特惠政策安排,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得到更加实惠的金融服务。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汪蓉平向记者介绍,为了通过金融手段实现扶贫的商业可持续性,经过前期实地调研,该分行制定了扶贫实施方案,并与金口河区政府签订了《金融扶贫合作框架协议》。

  “大杠村的村民以农耕、养殖业为主,然而由于居民都是老弱病残,且交通十分不便,吃不了的粮食,只能烂在村里。”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办公室主任瞿志斌告诉记者,怎样实现农户的有效种植、养殖,怎样解决产品运输及销路问题,成了该分行帮助大杠村实现金融脱贫的切入点。

  汪蓉平介绍道,在对大杠村的扶贫工作方案中,该行将选择特定区域,落实并开办“浙商农场”,走订单式农业模式,并对农户种植、养殖技术进行培训,根据实际对村民种植的蔬菜、天麻,饲养的鸡、猪、羊等进行包销,另要求分行内总助及以上中层干部对各自所结对帮扶的农户家中种植的蔬菜、饲养的家禽家畜等进行采购、包销,帮助村民发展家庭种养业、一户一策拔除“穷根”。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总经理付安明告诉记者,由于大杠村地势高,适合种植茶叶,该行已经带着与该行有贷款合作关系的茶叶经销商来大杠村考察过,打算通过农户种植茶叶,由经销商包销的方式,解决农产品(9.190, 0.19, 2.11%)销售问题。“如果合作意向达成,我行会通过贷款给企业,再由企业帮扶农户来实现对‘三农’的间接金融支持。我们正在考虑,对协助我行扶贫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比如降低贷款利率、提升贷款授信额度等,提升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同时惠及小微。”

  “对于在农村地区网点较少、对‘三农’了解不足的商业银行而言,直接给农户授信对银行来说难度很大。这包括前期尽调成本高,且农民普遍缺少抵制押物,多是信用贷款,风控难度也大。”某村镇银行高管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支持企业,由企业扶持农户,间接实现扶贫,对股份制银行而言是比较好的渠道,同时能满足商业可持续性。

  坚持商业可持续性

  在扶贫过程中,如何平衡自身收益与公益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很多金融机构面临的难题,也是银行机构的难点之一,而这就需要银行坚持商业可持续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告诉记者,保证扶贫的商业可持续性,要考虑多方责任的平衡,在实现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对股东的收益负责,这就要求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平衡。

  浙商银行办公室副主任苏雪燕介绍道,该行将精准扶贫的工作落到了小企业信贷中心,希望通过给小企业贷款的形式,间接为农户提供金融支持。

  “通过间接扶贫,企业可以向农民传播专业生产经营知识,以帮助农户提高自身生产和经营能力,最终实现‘造血式’扶贫。”浙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夏伟光告诉记者。

  支持小微企业,也是扶贫的重要一环。夏伟光表示,此前银行机构对小企业贷款经济资本占用都是实行100%的风险分散系数,为鼓励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浙商银行在2009年率先在行业内实行对小企业贷款经济资本占用实行75%的风险分散系数,也就是说浙商银行在同样单位的经济资本条件下可以做更多的小微业务,此后这一举措也在2013年受到监管机构认可,在商业银行中推广普及。

夏伟光补充道,浙商银行一方面运用现有小企业贷款特色产品,重点加大对当地管理规范、操作合规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农村贷款抵押物范畴,如农村房屋、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支持大杠村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尤其是加大对景点配套农家乐建设的帮扶力度。

  为了深入调研了解地区贫困情况,从捐赠、助销、资助学业、支持产业、帮助就业等方面研究扶贫方案,支撑扶贫工作的长期、深入开展,浙商银行也加强了网点的布局。近年来浙商银行在机构网点布局、人才交流互动等方面,主动向贫困地区倾斜,延伸服务触角,陆续在贫困县较多的陕西咸阳、四川凉州、甘肃天水等地区设立二级分行,加大扶贫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同时,浙商银行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通过构建以手机银行为主平台,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直销银行、移动金融 APP 为渠道补充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延伸服务半径,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缓解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网点少的难题,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二维码
宁波市高级经济师协会 电话:0574-87808604 0574-87756051 邮箱:nbgjjjs@126.com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和济街180号 国际金融服务中心E座2104、2105室
宁波市高级经济师协会 2014-2024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1020号-1  XML地图